凭远顾问说
一路向东的CS进击之旅
回顾我和V之间“哄骗”+“威逼利诱”这一年的转学相伴之旅,“不行”和“试试”一直代言着我温柔的拒绝和V勇敢的进击,最终实现了“真香”。
V在高中时确定了编程是自己的学术热情,我们在转学时依然坚定地走编程这条路。从高三毕业的暑假开始,我们就着手建造“软硬兼施”的申请形象。
V通过换学分换掉了接近一整年的基础课程学分,这使得我们在选择大一课程时有很大的自由度去选择更多更难的编程和数学课程,并且选择了一门到当地学校教初中生编程的课程,提升了课程的丰富度。在公立大学课堂上和教授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利用“堵门政策”(积极蹲点办公室时间)不仅和教授增加了交流,而且教授还推荐了好用的校内资源,为推荐信内容添砖加瓦。
在编程的硬技术方面,V编写的程序的应用范围逐步变广,从朋友间微信共同记账小程序的开发者,到手机APP日记软件的志愿客服,再到智慧城市的智能停车场软件的后端工程师。在编程的软性影响力方面,V也是努力影响着她所在的社群,从想学编程的女性,到准备AP CS的学生,再到麦迪逊当地初中生的放学后编程社团。
从威斯康辛麦迪逊到哥伦比亚,V一路向东的CS进击之旅同样是敢想和敢做的一路。
其实从高三一结束,经历了非常痛苦的申请季的我就决定要再次开启进入新的申请了。所以,甚至在高三选校的时候都有考虑到之后要转学才选择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刚到麦屯的时候也有想过要不然别转了,但麦屯的冰雪天气成功劝退了我(开个玩笑),同时也因为麦屯的CS虽然很好,但并不重视我更喜欢的游戏,所以让我更加想要转学。
因为高三结束就决定转学了,高三的那个暑假,我去了一个做智慧城市的公司实习,也找了一些CS的网课有在学习。那个夏天我也有在Coding Girls给一些想要学CS的女孩子们做助教。
我的大一的选课基本是为了转学做准备的,不过也充满了阴差阳错。大一上的时候我的选课是较为轻松的。因为大一的基础课有很多在高中有所涉猎的内容,GPA没有很难拿4.0啦。
第一学期的时候,因为Calculus III还蛮简单的,所以为了和当时的教Calculus的professor套近乎,很努力地在啃baby Rudin。有不会了就去问professor一些相关的问题,因为professor是清华毕业的所以用中文交流更加轻松了呢~ 这个professor之后就推荐我去Putnam Club被高年级的学长们血虐,所以也算是无意间成就了一个活动吧。
另外一个我比较重要的活动其实也是我的选课之一,是一门每周会外出教初中生CS的课。虽然学分很少,也很好拿A,但是每周的备课也挺花心思的。这是一门当时选的比较随意,完全是因为CS professor提了一嘴才注意到,但是事后完全没有后悔的课,也多亏了这门课让我得到了最后一封我觉得会比较有力的推荐信。
做游戏算是我的一个职业理想吧,一开始我自己拟定的选校名单里只有UMich,USC和Cornell,以及我非常意难平的曾经的ED Rice。USC作为为数不多开设了CS games专业的学校对我其实有无限的吸引力。在和凭远的老师讨论后,她给这个list加了很多更加有野心的选项,比如Brown, Columbia和JHU,其实原本还有Vandy,WUSTL和Tufts,考虑到转学也是想要去更加注重CS和games的学校,所以之后也有删减。
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插曲:当时因为哥大并不是我自己特别执着地想要去的学校,一开始也是当做买彩票才把它加进了选校名单,所以写文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积极。我一直觉得自己反正也录不了哥大,一直处于消极状态,以一种非常梦游的状态浏览了哥大的官网。
然后快截止的前几天,觉得真的没啥好写的,我忽然和凭远的老师说能不能不写了,我不想申请了反正也申不上(啧,flag这种东西立了果然就是为了倒)。感谢她当时的拒绝和温柔的支持,我那天晚上崩溃了四十分钟后重新换个角度搜了官网,果然发现了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逃不开王境泽定理。
谢谢Rita帮忙填了那么多复杂的系统,以及她超级迅速的回复和虽然浮夸(划掉)但我超受用的夸奖。和Jad超迅速的brainstorm把我的文书主线很快就理清楚了,他一下子就get到DND以及其他我所喜爱的游戏,让不擅表达的我得到了一种奇妙的被认同感。主文书的框架很清晰也很快就确认了。Jad效率真是超高的,拖延症实在是严重的我必须要感谢Jad每次那么快就返稿不然我肯定拖延的更久哈哈哈。感谢凭远老师的督促和提醒,以及如果不是她我真的不敢申请这些学校。经历了高三比较挫败的申请之后其实我超级没自信,也经常想要自暴自弃,是她推了我一把才能走到现在。
对有意向转学的学弟学妹想说,希望在很想放弃的时候记得当初为什么想要转学的初心,也要相信自己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要有潜力。因为转学可能会比之前的freshman申请感觉孤独很多,会觉得和更多的一心扎根在现在所在的学校的同学相比承受了更多的压力。有一句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的话是: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最好还是假定自己是对的。 焦虑未来和后悔过去,只经历一个就够了。在很矫情的睡不着只好翻知乎的夜晚,想起最开始为什么想要去新的地方,就会又可以支撑下去了。
01
美国大学转学很普遍吗?
应该还满普遍的吧。College Confidential和知乎上也有看到好多相关的问答。
02
你们学校转学的人多吗?
感觉大家其实不会主动分享自己要转学,最近录取都发了,朋友圈一晒才发现,哇,原来我身边这么多人都在暗戳戳的转学呀。
03
转学需要重新考托福和SAT吗?
如果是大一申请,然后对自己的标化不满意的话就重新考一下吧(尽管我并没有考),太懒了太久没看sat啥都不记得了我觉得会越考越低。
04
大学怎么选课?选课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大一的课其实能选择的也有限。如果需要转学的话,建议看一下相应的学校有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有没有要求上写作课之类的。
05
全部学分都能转过去吗?
AP的学分要重新让学院审核,但是在麦屯上的课的学分全都换过去了。
06
转学推荐信有什么要求?
不同学校的要求不同,不过2封应该也足够了。来自professor还是instructor其实都可以,毕竟大一很多基础课也接触不到professor啦。
07
推荐信找谁写比较好?
比较熟悉的教授,同时也要比较乐于回复你的教授吧。我之前其实非常努力地联络了很久的数学professor最后其实也鸽了我,还好当时负责给K12学生上课的老师非常积极地回复了我并补上了这封推荐信。
08
转学一般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什么时候申请?什么时候出结果?
一般是大一就开始准备了,我也有认识不少同学大二才申请转学的。秋季的转学在二三月份大多数学校就截止了,然后会在五月陆陆续续出结果,但也有比较迅速的(比如UMich)更早就会一轮一轮放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