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赐祥 Richard
凭远App-Ark 顾问
艾姆赫斯特学院
Amherst College
Richard在美国出生、长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ABC。作为一位凭远“老兵”,他已在凭远度过了六个春秋。他为人随和、热爱艺术,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在文书写作过程中帮助他们寻找真正的自我。透过与Richard的交谈,学生不仅能了解美式思维,更能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找到自己的理想。
我很喜欢和学生们打交道,我觉得和学生们在一起是很好的“保养”方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保养,每一次和学生聊天我都感觉我还保持着刚上大学时的影子。有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渐渐淡忘十七八岁时的你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应该向前走,但少年的心也是很重要的。
——Richard
Richard在加州南部的一个华裔美国家庭长大,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他在大二和大三之间的暑假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一个背包客,Richard一个人在中国旅行了三个多月,目的是更多地了解自己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在艾姆赫斯特学院就读期间,Richard获得了欧阳暑期留学奖学金(Ouyang Family Summer Study Abroad Fellowship) 前往复旦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专注于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和历史。在中美两地截然不同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中西方教育体系的差异,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英语是Richard的母语,但是喜欢阅读与写诗的他,不仅在英语言文学上极具才华,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法语和日语。音乐专业的他擅长演奏小提琴、小号等多种乐器,可以侃侃而谈哲学与社会,也可以妙语连珠地讲笑话与故事,Richard身上永远有惊喜等着你去发掘。
“一睡睡到了艾姆赫斯特学院。”
记得当时我自己要开始申请大学的时候,对于选校也不是很有概念,而那时候已经10月份了,时间很紧,于是我向朋友借了一本普林斯顿评论出版的巨厚的选校指导书开始啃,我看得很认真,并且在每一页上都会做笔记进行对比。
有一天晚上,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头还在埋在名字以A开头的学校当中(因为没看多少就困了,哈哈哈),正好就睡在了Amherst College 这一页,在我仔细地研究了这所学校之后,觉得很适合我,于是就打算申请这所学校了,可以说是一种缘分。
通常在美国,我们不会太关注本州以外的学校,我出生于加州,那加州的学校像斯坦福、加州理工、UC 伯克利、UCLA、南加大等等这些学校也都很好,另外加州也特别适合居住,所以我周围的朋友愿意离开加州的只有很小一部分,我就是这些奇葩当中的一员。
我还记得刚到麻省的时候是秋天,麻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加州“四季如夏”,几乎是没有秋天的,而在麻省我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秋意”,我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大概是八月底,那时叶子已经开始红了,整个校园特别像电影里的场景,感觉很美妙。
说实话,在来到艾姆赫斯特学院之前,我是有点“拽”的,我高中那一届有将近700个学生,我的成绩总能保持在年段前1%,也就是在成绩上我几乎可以藐视全校99%的人。但是在来到艾姆赫斯特学院之后,发现是完全一个不同的世界,聪明的人太多了,而且还依旧有极强的求知欲,可以说是“以获得知识为生命中最大目标”的一群人,简直难以置信!就像我之前是加州池子里的一条大鱼,但来到艾姆赫斯特之后,我感觉我变成大海里的一条小鱼了。
图 | Richard 和学生在一起
“Just do it” 和 “Think about it”
“去做” 和 “去想”
但这样截然不同的环境让我感到很兴奋,因为终于有同学可以和我进行深度点的精神交流了。在加州我和朋友们一起做的活动主要就是冲浪或者围在篝火边讲笑话······一些类似于“我是谁?我在哪?”的哲学性讨论根本没有。这可能也和加州整体的氛围有关,大家会去做很多事情,但是却比较少去自省和反思,就像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平常人们谈论的也是偏物质化、行动性的事情,比如好莱坞、高薪水、车子和房子等等。
如果说加州的风格是“Just do it”,那么艾姆赫斯特学院的风格就是“Think about it”,我很喜欢去上这些富有思想性的课,当然一开始我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之前我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少,我发现我有很多同学在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比我成熟很多,这让我很佩服。记得有一次我去上一堂性别研究的课程,探讨性别方面的社会问题,我和同学辩论的时候经常会被碾压,虽然痛苦,但我觉得这是能让你进步的一种痛苦。
图 | Richard在凭远2019届毕业典礼上演讲
烧脑、伦理、多元化
如果要用三个词来形容我眼中的艾姆赫斯特学院,我会用烧脑、伦理、多样化这三个词。
“烧脑” ——Amherst会让你知道,任何一个问题,任何一个事情,任何一个现象,你都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即使是很普通的聚会,同学们之间也会有某个人莫名其妙地就“哲学”起来,发表一些言论,随时随地你都能遇到和你探讨社会与人生的同学。
“伦理”——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美国人很“自我”,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做事有时候不太会顾虑别人的想法,但是艾姆赫斯特却不是一个“自我”的学校,虽然她也会鼓励学生们去探索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这个目的并不是为了去追求个人乐趣,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她希望每个同学都想清楚该怎么用自己的才华和长处去造福周围的人。Amherst 的校训是Let them light up the world.(让他们点亮世界)这就是我们核心的一个价值,我们一直在想着该怎么给其他人以及全世界做出贡献,这是很难得的。
“多元化”—— 虽然多元化这个概念大家听得都很多了,但是我不得不再提一句艾姆赫斯特的多元化,这所文理学院虽然人数少,只有2000不到的学生人数,但是由于她是一所私立文理学院,你会看到来自美国不同州,世界不同国家的人聚在一起。从比例上看,国际生的比重也比其他学校略大一些,有15%左右的国际学生,不仅如此,艾姆赫斯特给奖助学金的力度也非常慷慨,因此汇聚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让学生摆脱了经济方面的负担,在录取的时候,学校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能力,以及学生愿不愿意来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烧脑象牙塔”。
在复旦认识了“高考”
在大三的时候,我申请到了学校的一个奖学金,可以选择亚洲任何一个目的地留学一个学期。虽然我之前在中国当背包客旅游了三个月,但是并没有长期地居住在中国的某一个地方,很想来中国体验一下国内的大学的学制、课制、社交、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教授也给我推荐了复旦大学,所以最后就确定了来复旦交换一个学期,研究方向是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和历史。
复旦的文艺气息比较浓厚,在复旦我也交了很多的朋友,出于好奇,我有问他们为什么选择复旦,这才知道其实他们大多不是“选择复旦”而是“被复旦选择”,我感到很吃惊,于是他们就给我介绍了高考,介绍了国内这样一个升学体系。我这才知道,啊,高考原来是这么回事。
通过朋友们给我讲的他们学习的各种故事,我才发现不仅仅是高考,是整个成长的轨迹和美国孩子都完全不同。国内孩子的升学竞争从小就开始了,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如果你要上一个好大学,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争取。其实整个东亚都是这样,很儒学的,一定要经过一次“重大考试”,才可以决定你的地位和人生。
这跟美国的价值观完全不一样,小学有竞争?这简直难以想象!除非是天才层次的,小时候我们都在玩······这个燃起了我对国内教育的极大兴趣,可以说是埋下了之后我从事教育行业的一个种子,因此回到Amherst之后,我就开始上一些与教育相关的课程。
图 | Richard 和同学们在一起
去“放飞”自我,去点亮世界。
我在凭远已经度过了六个申请季,今年是我指导申请的第七年,在指导学生的时候,首先,我不会采用那一种“我说你听”的指导方式,我会把学生当做一个学弟或学妹,虽然还是会有师生关系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又加了一层友谊的成分,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有亲切感,距离就不会那么远了。
其次,我会把学生视为一个“有头脑与独立思考意识”的青少年,我会有逻辑、有理性地跟学生去解释事情要怎么做、文书要怎么写,并且会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给一个指令让他们去完成。这是我的作风和习惯。
个人来说,我还是很喜欢和学生们打交道,我觉得和学生们在一起是很好的“保养”方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保养,每一次和学生聊天我都感觉我还保持着当时刚上大学时的影子,有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渐渐淡忘十七八岁时的你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应该向前走,但少年的心也是很重要的。和各种各样的家长和学生接触,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真的很不错,从他们那里我也能够汲取精神上的营养。
近几年,同学们整体的英语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发音越来越好,托福分数越来越高,这个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还是有些欠缺,这里的自我表达指的是表达自己的原创性想法与独立的主见,在这些方面,国内的学生可能还不够有自信,不喜欢也不太善于与人交流。
对于写出来的东西他们反而会感到比较舒服,例如有一道题,他们会很快地把题解出来,对于这种很带有目的性的行为,他们做的比较好,但是一到即兴发挥或者创意性发挥的时候,就比较弱。这样子很可能展现在招生官面前的就是一个个优秀的“机器人”而不是一个优秀的“人”。
还有很多中国学生会太过依赖于他们的家长,这可能是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了,父母为他们投入很多,无论是从教育方面还是日常生活方面,一方面我感到很佩服,另一方面却又感到很“窒息”,家长们其实可以再一些地方放一放手,要相信孩子们可以自主地去做一些决定,可以去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勇于自我表达、善于自我表达的学生出现,更加自信一点,因为大家都是十七八岁,未来是无限的, 去“放飞”自我,去点亮世界。